这些年他没买房也没买车,工资都在日常的买买买中挥霍一空。
去年九月份曾经在朋友圈看到他晒最新款的手机,那是在苹果新款开售的第二天。我问他,刚发布你就抢到了真牛哇。
他回答道加价两千找黄牛买的......
人生在世,活着不易。我们有父母,有孩子,有至亲的亲人。
我们要警惕一切突如其来的风险。
只有钱能将自己从绝望痛苦的深渊中拽出。
当一个人对你说钱不重要的时候,你可以毫不犹豫甩他一个大嘴巴。
你需要钱来救命的时候,他可不会给你。
当你有了存钱的习惯,意外来临的时候不会慌张,不用低三下四地求人,不用在朋友圈找人凑,也不用惨兮兮地在网上筹。
你可以掏出卡,拿去直接刷。
那是何等的帅气潇洒啊。
钱带给人的自信,是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。
钱,绝对是一个人最硬的底气!
2
没有制定目标的习惯
人无论做什么,都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想到达成一个什么目的,而不是人云亦云。
今天觉得干这个行,明天又看那个好,这样永远干不成大事。
前不久一位网友给美闻君发私信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堪,并提及了自己上高中时选文科理科的有趣的事情。
她直言自己是对文科很感兴趣的,高一刚开始分文理的时候就已经报文科了。
后来得知自己班只有她一个人报文科的时候,她找班主任改成了理科;
高二没多久有感觉对理科没兴趣,改成了文科;
后来她爸妈听说学理科的话大学毕业好找工作,她觉得有道理又️找老师改成了理科。
令她想不到的是,自己对物理化学根本就没天赋,高考也只考了普通二本的计算机专业。
之所以报考计算机专业,是因为她听说学计算机毕业后工资高。
可是上大学后却才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,也调不了专业,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四年大学时光。
不清楚自己要得到什么,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。
不独立思考,不刨析自己,不制定规划,不深刻反思,就最终什么也得不到。
生活中需要有长期和短期的目标,以激励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达成。
犹如建房子,先要有图纸,而不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;如同写小说,先要有提纲,而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。
给自己的生活定一个目标,然后朝着目标努力奋进,才不枉余生的每一个日日夜夜。
3
缺乏学习和自我提升的习惯
高尔基说:“经常不断地学习,你就知道,你知道的越多,你就越有力量。”
社会一直向前发展,人不学习就会落后,就会跟不上步伐。
这两年,互联网大厂裁员是家常便饭。
特别是年龄到了三十五岁左右,在经常性的互联网公司“员工优化”中,被裁掉是非常常见的。
美闻君的一个大学舍友在前几年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点。
在强烈危机感的敦促下,他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自学汽车类知识,还考取了两个汽车修理类的证书。
这几年,凡是我那辆二手车出现任何毛病都会请教他,并也因此也省去了不少修车的费用。
他不懂的都会钻研查资料,直到找到问题所在,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在公司里,他也是赫赫有名的修车小能手,大家车有什么问题首先找他来帮忙。
不出所料,在今年年初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裁员中,我舍友也没能幸免,30%的大名单中果然有他。
同样被裁掉的很多同事都抱怨连连,脸色铁青,只有他闷不作声,眼神坚定。
因为他清楚的知道,裁员是公司应对危机和自我救赎的有效办法,谁也阻止不了。
抱怨也是最没用的,不仅改变不了任何事情,还只会让自己的情绪更糟。
时代滚滚向前,它并不会在意你的感受。
你要做的,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。
不久之后,他凭借几年来积累的维修经验知识和证书,成功应聘了当地某大型豪华车4s店。
几个月后,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和零投诉率,当上了小领班,工资竟然跟被裁员之前不相上下。
大裁员不仅没有对他造成影响,反而可能为他铺设了一条更为广阔的路。
而这一切,全凭他自己在业余时间的学习和积累。
知识就是你闯荡社会的利剑,知识越足,剑越锋利。
它也如同坚硬的铠甲,在冷酷无情的社会洪流中,护你周全。
养成定期存钱的习惯,不盲目从众;
坚定短期长期的目标,不人云亦云;
坚持提升自己的习惯,不杞人忧天。
这些并不是要做给别人看,一切都是为了自己,以及身后的家庭。
我们每一个成年人,都犹如浩瀚海面上的一叶孤舟。
当你举目四望,孤立无援,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忙碌奔波。
没有谁能真正帮的了谁,人终究只能自救。
只有未雨绸缪,提早准备,才能坦然笑对随时袭来的疾风骤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